Age: (至今日)1Y9M6D
身高:?(最近不用打疫苗,所以沒有更新)
體重:13.5公斤(她自己倒是超愛踏上體重計,所以隨時在更新)
尿布:阿嬤手洗尿布+XL尿褲;妙而舒XL
雖然沒有量身高,不過明顯長高很多──至少這件牛仔褲剛買的時候,是買最小的size,還要折兩折,現在折一折或不折都不會太長了
圖:
食
1. 對ㄋㄟㄋㄟ漸漸退燒中。本來早晚各要一瓶的,現在早上問她要不要ㄋㄟㄋㄟ,都不感興趣,寧願吃饅頭喝豆漿果汁。看來「ㄋㄟㄋㄟ是性命」的時代已經過去了──不過,話說回來,ㄋㄟㄋㄟ還是救火最佳武器。這傢伙有時ㄋㄟㄋㄟ沒喝完就睡著,半夜肚子餓會鬼哭神號,只要一聽到「泡ㄋㄟㄋㄟ」,就會安靜下來,乖乖等待ㄋㄟㄋㄟ的到來。
灣灣:ㄋㄟㄋㄟ還是有存在的必要喔
2. 食量驚人已不是新聞。目前的進度是一次可以吃掉一整顆山東饅頭或六個大水餃。
灣灣:胖(麵包)我也很喜歡喔!
3. 會用筷子吃麵。好像用得比叉子好,教一下就會了。
4. 吃各色水果。最近特別喜歡棗子。
5. 很會找外婆家客廳裡的零食來吃。已經陸續翻出洋芋片、瓜子、印尼花生等
語言
1. 開始愛仿說。電視裡、周圍的大人說什麼,都要挑她聽得懂的出來重覆。
例如:
(1)
(小虎對小灣說):「我們應該在這裡過馬路」
灣灣:「鹿!」
小虎:「我不是說「鹿」啦」(無奈)
(2)
看到Dora說「哈囉」
灣灣(舉起小胖手):「哈囉」
看來我們大人之間也要一致地說台語了。不然灣灣可以得到的input實在不夠啊
2. 新增字彙:增加得很快,我已經有點追不上了。以下是舉例
(1) 葉子(台語):最近落葉特別多,灣灣看到地上的葉子,不停地指著它們「嗯-嗯-」地問我是什麼。我說是「hio a」,之後她看到1. 在馬路上被風吹起的葉子、2. 從樹上正在落下的葉子、3. 已經掉在地上的葉子等都會叫「hio a」。唯一的例外是長在樹上的葉子──那對她來說還是「花」
(2) 獅(台語):念成ㄕㄞ。小虎爸送灣灣的音樂書裡有三隻動物:大象、猴子和獅子。其他兩隻她早就會說了,獅子是看了書才會的。喜歡的咧。
(3) 背心:念成ㄟ心。因為阿嬤連在家裡都給她穿背心。這個字會是很正常的。
(4) 鈕扣(台語):念成「liu a」,很標準呢!
(5) 哈佛= 外婆 (6) 哈ho﹦外公
(7) 咖啡:發音蠻標準呢!而且不只用來指爺爺鋼杯裡的咖啡喔,連咖啡店賣的黑咖啡、還有維士比的咖啡廣告,都可以正確地說出「咖啡」喔──話說回來,為什麼又是維士比?
(8) 抓(台語:撓):會邊抓著小胖腿,邊跟我說她在「抓」,實在是可愛得不得了。在此記下。
3. 發音導正的字
(1) 驚驚(台語):本來是什麼「洗衣服」之類的,現在已經修正到一般人聽得懂了。
(2) 鋼琴:本來是「阿基」(大家還記得吧?),現在是「阿齊」了。
4. 掙扎中的字:「飯」
因為「咪」必須用來指她心愛的「麵」,所以也叫「咪」的「飯」就開始流落他鄉了。目前是叫「哼」,只把韻母留著,開頭的字音都不見了(外公的「公」好像也遵循這個規則)。
5. 還不會說完整的句子,不過很會下指令
(1) 「抱抱」(國語):這也是我教灣灣的,不然每次都用「嗯-嗯」加body language要人家抱太瞎了。她第一次發現說了「抱抱」就會有人把她抱起來時,高興得小腳亂踢亂蹬。現在不但會用來命令媽媽「抱抱」,也會拿來用在阿嬤爺爺身上了。
(2) 「開」(台語):說「khui」或「hui」。也是教她一次,以後想吃袋子裡、罐子裡的餅乾,都會拿去叫大人khui。
(3) 「給妳」(台語):這個真的是現在該出現的笑點。灣灣這個年紀不會用代名詞,分不清「妳我」。她應該以為「給妳」就是「把東西給灣灣」的意思(因為我們給她東西都會說「給妳」)。我教過她說「給灣灣」,不過成效不彰(因為我們自己沒有經常用)。現在如果看到非常喜歡的東西,就會聽到灣灣用哀求急切的語氣說「給妳!給妳!」,在自己的女兒身上觀察到教科書寫的東西,真是非常有趣。
(4) 「開始!」:每次玩唱歌的遊戲(灣灣的最愛),我都要說「預備,開始!」。現在我說「預備」,灣灣就會很認真地說「開始!」。這個命令她不到一歲時就在模仿我的口型了,可以想見她現在會用了,心裡有多高興。
灣灣:偷練好久,終於說「開始」了(感慨)
5.目前處於二字期,如果要她說一串句子,她會選擇性地說出兩個字。例如
小虎:「灣灣妳沒有說咖啡豆?」
灣灣:「咖啡」
小虎:「不是咖啡,是咖啡豆。妳沒有說咖啡豆」
灣灣:「咖豆(發音:哈豆)」
反正就是要兩個字就對了。
超過兩個字的,通常有疊字。如
「愛媽媽」、「打基打」(剪指甲)
待續...
友時我受不了了,就會跟靜宜說:好啦,給他啦!<br />
後來小煦就會用:"給他啦! 給他啦"來要東西。<br />